超声造影成像技术(CEUS)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,能实时、动态、连续地显示出微循环灌注水平的血流,是目前先进的超声成像技术,被誉为“无创性微血管造影”。它利用造影剂使背向散射回声增强,显著提高了超声诊断的分辨力和特异性。
大庆市第二医院超声科于2005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超声造影成像技术,经验丰富,技术成熟。目前已经完成七百余例检查。值得骄傲的是,有多个病例是在其它影像学方法鉴别困难的情况下,我院的超声造影进行了准确的鉴别诊断,给出与病理一致的结果。使患者避免了进行其它有创性的检查,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。
目前,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实质脏器肿瘤的检出及良、恶性的鉴别诊断,对射频消融后的病灶也可以准确评估病灶活性,对于放、化疗后的病灶可以评价等。此项技术能够全程监测注射造影剂后病灶的增强特点,不存在信息的遗漏,所以在诊断准确性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。我院超声科采用意大利博莱科公司生产的声诺维( Sonovue)超声造影剂,它是一种平均直径与人体红细胞相当的微气泡悬浮液,且不含碘成分,注射剂量1.8-2.4ml,注射15分钟后几乎所有的造影剂都已经肺循环呼吸排出体外,无肝、肾毒性和心脏毒性,尤其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,不良反应发生率极其罕见。
肝超声造影适用范围:
1.常规超声检查或普查偶然发现声像图不典型的肝内实性局灶性病变。
2.肝硬化患者需明确肝内结节性质,以及作为定期随访手段。
3.恶性肿瘤患者发现肝内病灶或可疑结节的定性定量诊断。
4.肝内结节CT、MR检查结果不一致或不明确者。
5.穿刺活检结果与临床或影像检查结果不符合者。
6.对肝血管及肿瘤血供的评估。
7.局部消融治疗前对CT、MR、US诊断信息的补充,确认肿瘤大小、浸润范围及数目。
8.肝肿瘤各种治疗后疗效评价及随访。
案例介绍
1.不典型增生结节
2.血管瘤
3.肝癌
专家介绍
孙建平:大庆市第二医院超声科主任,硕士研究生,擅长腹部疑难病例、心脏、妇科及浅表器官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,对腹部脏器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有深入的研究。
满守东:大庆市第二医院超声科副主任,硕士研究生,诊断特长:肝内占位、甲状腺结节等诊断与鉴别诊断,心脏、妇科、浅表器官等疑难病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。